该怎么理解“国九条”?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文加不了一点 2024-04-19 10:10:32

按照惯例,解读一下“国九条”的内容。

首先,先看文章结构,文章开头讲了本次的“国九条”来自于去年10月的金融工作会议,我好像没有写过金融工作会议的分析文章,我用一句话总结金融工作会议,我们搞特色金融。(后面细讲)

其次,一共 9 条,第一条是总体要求,是总分结构的总,就是概述,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坚守……为主线”。

再次,第二条到第四条说的是上市前、上市后和退市前后,是按时间来划分的监管,给每一个时间段设定了一条。

接着,第五条和第六条是对公私两类的要求,就是给主要相关方提了要求,也划了红线。

继续,第七条和第八条讲的是水从哪来?水到哪去?

最后,第九条,又是汇总,是个总结,有目标,有愿景。(虽然目标不符合 smart 原则,但姑且称为目标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示的文件有删减的,整个文件里,缺少了重要的一项,谁干活?缺少了主体的责任单位!所以,不好判断这九条在应用时,是各扫门前雪?还是通力合作?还是先打样,后效仿?

接下来,我们从头一条一条地分析。

总体要求里,坚持把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同我们的情况相结合,这句话是在10月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是要让我们打破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这么讲可能很迷糊,要从这几点理解。

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是要知道自己姓啥!在西方经济学里,资本在利益面前可以改姓氏,资本也可以和资本合作,合作后可以不要旧的姓氏。

资本市场工作的人民性,是要让绝大多数人参与和分享资本市场的收益(也会有亏损,但随着补齐基础制度,会减少亏损)。

在西方经济学里,资本是为股东服务的,因为初始资本来自于股东,股东承担最大的风险,股东享受最大的回报,我们之前也是这么做的。但现在改变了,现在要求资本为大多数人服务,不是用承担的风险来定义回报,而是用人数来定义回报。

举个栗子,企业创业的原始资金通常是由创始人自筹的,随着A轮、B轮、C轮等融资又获得了投资方的资金,在未上市之前,创始人、创始团队、投资方分享了企业全部的100%股权,随着企业经营、盈利、上市等行为,创始人、创始团队、投资方这些参与方陆续拿回了自己投入的那一部分资金,这些资金是他们的成本、是他们的本金,然后,他们再继续拿回去的就是他们的利润。

这是以前,现在变了。

现在是上市前,不允许突击分红,上市后,不允许不分红,换句话说,只要上市,那么企业赚的票子就是拿出来给所有股东分享的,没有拿回去成本、拿回去本金的那一个步骤了。上市后进来的新股东,进场就能喝汤!这样做是为了大多数人的有收益,但创始人、创始团队和投资方就要让出这些收益。

这么解释完,大家应该明白“打破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这句话了。

额外提一个点,我们常诟病的离婚减持是存在了很多年的事情,当年这么设计出来,在当年是有道理的,只是近些年被大家玩坏了,也是近些年被诟病的,不是从规则设计之初就是用来钻空子的。

要在金融系统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文化。这个“以义取利”就是金融从业者为顾客服务,做的事要既要符合规矩又要符合道德,如果自己做的事情让顾客赔票子了,那么自己还能有票子赚,这样的事情道德吗?

这5个“四字词语”来源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主要覆盖范围就是咱们东亚这一块,把儒家思想和行为带入到金融系统、金融行业、金融规则里,这也是打破了很多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我个人的感受是,我能看懂、也能理解特色金融的思路,但是,这和以前学习的、思考的、实操的不一样了,一时半会思路转变不过来。

以上是写于4月14日的凌晨,原想一鼓作气都写完的,没写完就睡了,今天头疼,写不动了。

这次的文件重点是第1条和第9条,第9条还关联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这个办法是上月底发布,下月初就执行的,我想讲的是,在变更期间,远离风险,回归主线、回归主力,风险偏好等级低该调整配置了。不过,我的习惯是左侧交易,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0 阅读:7

文加不了一点

简介: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