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宝宝4、5个月大的时候,会发现宝宝总是在流口水,甚至不到半个小时,口水巾就被浸湿了。如果仅仅是更换口水巾的次数增多了,家长并不会觉得担忧;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家长担心的,是宝宝嘴巴四周竟然出现了很多小疹子,而不管家长怎么护理,这些疹子总是反复出现,这不免让家长有些焦虑。

导致宝宝口周出现疹子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处于出牙期,牙龈内的乳牙在萌出过程中不断刺激着牙周神经,使得唾液分泌增加,而宝宝又不会吞咽口水,那么这些口水就只能从嘴巴里流出来,长时间浸泡着口周皮肤,久而久之,口水疹也就出现了。
除此之外,如果家长在给宝宝擦拭口水的过程中,用力过大或反复摩擦,宝宝的口水疹也会随之加重,恢复的周期也就被延长了。

其实,家长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将口周皮肤与口水隔离开来,就可以很好地改善口水疹了。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宝宝清醒的时间段,家长要用纱布巾或者干净的棉柔纸巾,及时将宝宝流出的口水清理干净。这里要注意,切忌来回擦拭,家长要用纱布巾轻轻蘸干口周的口水就可以了,减少对宝宝口周皮肤的刺激。
其次,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家长可以用一些油状物涂抹在宝宝口周,以此来达到将口周皮肤与口水隔离开的目的。
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用香油来涂抹口周皮肤。对于绝大多数的宝宝来说,香油确实安全,就算宝宝吃进嘴巴里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宝宝对香油不存在过敏。要知道,确实还有一些宝宝接触香油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比如出现更为严重的红疹,或者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保险起见,还是不太建议家长在不确定宝宝是否对香油过敏前,盲目用香油来改善宝宝的口水疹。

这里呢,推荐家长使用更为安全的橄榄油或医用石蜡油,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涂抹在他们的口周皮肤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滋润宝宝口周皮肤,缓解口水对口周皮肤的刺激;另一方面熟睡状态下,宝宝也不会用手去擦掉涂抹在口周的油状物,能更好的地达到改善口水疹的目的。
这里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宝宝口水疹好转后,家长更不要掉以轻心,一旦护理不当,口水疹很容易反复,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家长要及时用纱布巾轻轻蘸干宝宝流出的口水,保证宝宝口周皮肤的干爽,以此来预防口水疹的复发。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口水疹的护理要点:
1.口水疹的出现,往往与宝宝正处于出牙期有很大关系。
2.改善口水疹,家长要及时用纱布巾蘸干宝宝流出的口水,在宝宝睡着时,还要涂抹一层油状物,来隔离口水与口周皮肤的接触。
3.预防口水疹,保证宝宝口周皮肤干爽是关键,在宝宝口水流出时,要及时蘸干,以免口周皮肤被口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