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被拖行40米,手抹眼泪求饶却被拍照取乐,卡扎菲临死前有多惨

开卷于甲子 2023-09-22 14:48:03

前言

“太疼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这是非洲一代枭雄在临死前,对身边羞辱他的士兵说的话。

2011年10月20日,地中海旁边的北非国家传来一个重磅消息,利比亚的前总统在管道内被警方成功缉拿,这位“万王之王”一改往日的风光,灰头土脸地被士兵拖行40余米,浑身散发着恶臭,成为士兵玩乐的工具,最后在一声枪响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位以一己之力在联合国怒怼五常的非洲天降猛人,又有着怎样荒诞的人生?

卡扎菲的前半生

提起卡扎菲,就不得不提起他这众多的头衔。卡扎菲自认为领导能力卓越,是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领导,能力可以胜任整个非洲的国王,更是伊斯兰教的教长。当然,他最实际的身份是利比亚主席兼武装部总司令。这个头衔透露着一种随意,但十分符合卡扎菲抓马的人生。

1942年,卡扎菲出生于利比亚北部的一个小部落。利比亚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土地大部分是沙漠,加上国家经济、科技水平不发达,人员稀少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利比亚整个国家也是由大大小小各种部落集合而成的,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在卡扎菲所在的部落里,他的家庭只是最寻常的放牧家庭,在沙漠这种环境里更是靠天吃饭,生活算不上富裕,全家都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卡扎菲的父母还是很重视卡扎菲的教育,在利比亚大部分是文盲的情况下,一点点将卡扎菲供到了大学。

卡扎菲从小就展露了杰出的领导能力,热衷于拉帮结派,在小学就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同学会,坐拥无数小弟,在学校里已算是风云人物,随时都能展开一场精彩的演讲。

卡扎菲迷失在这种被人簇拥追捧的感觉里,他的专制与独权就有所显现,他明确了严格的层级关系,每个成员都不能越级交谈,所有事务都要由他一手把控,一个小小的同学会内部就蕴藏着如此多的规章制度,足以见成立者宏伟的野心。

卡扎菲正式确立下自己的志向,是在初中时通过报道了解到埃及纳赛尔的事迹,这位名人发动革命推翻了王朝,建立了全新的国家。自此后卡扎菲就将其视作偶像,将其的成绩奉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卡扎菲一天天长大了,利比亚也在变为了一个君主制国家,后续发掘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变得富有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觊觎。利比亚的君主专制并没有改善国家困顿,作为被英美掌控的国家,利比亚的大量资金与石油资源都流入了英美手中,剩余的资源也是被国内特权阶级霸占,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痛苦。

此时的卡扎菲在军队中凭借一张好嘴也是小有名气,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又组建了一个名为“自由者军官组织”的团体,卡扎菲作为主理人,在其中发表了大量反君主专制的言论,大肆吐槽国王的昏聩。

更是鼓动成员发动政变。当然,这些言论到底是发自内心地忧国忧民,还是只是为了受到他人拥护的违心之举,我们在卡扎菲日后的言行中可以窥见真相。

史上最“潦草”的革命

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卡扎菲这次脑门一热发动的政变在他人看起来也不足为奇。某种意义上,他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是吃到第一波红利的弄潮儿,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夺得政权。

卡扎菲原定的政变计划将在3月实施,可是最终却拖延到了九月,这六个月的时间不是用来做政变的充分准备,而是因为埃及著名女歌手展开了演唱会,作为在伊斯兰教中炙手可热的女明星,卡扎菲与同僚瞬间将政变抛之脑后,为了一展歌喉的女明星而疯狂。直到九月,这场革命才拉开了序幕。

这场革命也是十分荒唐,计划潦草简单,卡扎菲的助手在革命前一天因为没有抢到飞机票,还是开了绿灯让他拿了飞机上的站票回的利比亚。另一支部队在出发之际才发现准备的弹药只够每位士兵射击敌军两次。

而卡扎菲本人在革命之际为了掩人耳目不暴露身份,更是帮助宪兵修理了几个小时的摩托车伪装身份。非洲这片土地上屡出怪事,卡扎菲带领头脑如此简单的队伍一路上虽然磕磕绊绊,饱受挫折,但却成功拿下了利比亚的政权。

想必无数政客看到此情此景都要扼腕叹息,原来不是自己才华不够,而是自己生不逢地,要是出生在非洲,现在估计早就统治了整个非洲大陆,哪里还有卡扎菲的事情。

卡扎菲的疯狂

卡扎菲就这样白捡了一个国家的统治权,我们也不能相信这个撞了狗屎运的男人能真的为利比亚带来转机。这个男人的普信曾给利比亚带来一段时间的繁华,但最后也成为了阻碍利比亚发展的枷锁。

从卡扎菲青年时代的表现来说,他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人物,早就不满英美政府对于国家的掌控,趁美国忙于越战之际抱上苏联的大腿,将美国在利比亚设置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于是这个石油富国终于短暂地站了起来。

凭借丰厚的石油资源,背靠苏联这座大山,卡扎菲大力推行了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改革,全民免费医疗,免费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是他执政期间给百姓带来的最大福报。

丰富的石油资源给了卡扎菲巨大的底气,他确实为百姓作过好事,但这与他背靠国家资源作过的其他事情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因为财大气粗买了苏联无数的军事设备,累计金额达到了100万亿美元,卡扎菲甚至在没有外交活动的情况下擅自进入苏联领空并大摇大摆的降落在机场。

而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见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一面。由于没有外交申请,此时又正值深夜,外交部长建议他先到酒店下榻,等到白天在安排会面,卡扎菲发起了脾气,关闭舱门,将一众外交官员晾在外面饥寒交加度过了两小时后潇洒乘飞机离开。

这还不是卡扎菲在国际外交上最癫狂的一面。由于早与美国交恶,卡扎菲特意培养恐怖组织专门为西方国家进行恐怖袭击,受到美国的反击,对卡扎菲的住所进行空袭,导致他的养女遇难,两国之间剑拔弩张,随时都有打起来的可能。

在这个大背景下,卡扎菲经常心情不好了,就跑到美国的地盘上砸美国的面子。2009年,他在联合国会议上大肆辱骂美国政府,这场演讲严重超时,遭到各国强烈的不满,堂堂一国家领导人卡扎菲也因此被酒店扫地出门,他甚至找不到一个愿意接待自己的酒店。

除了在国际政治上频频出丑,卡扎菲在国内的统治也引来了不少非议。卡扎菲在权利的诱惑下,并没有比之前年迈昏聩的国王好多少,他疯狂敛财,将国家资源与金钱都放入自己的口袋,频频在外充大,只要非洲国家发生冲突他就要前去干涉,仿佛这样就可以让众人认定他是这个非洲的霸主。

从不考虑经费,不考虑政策民生的蛮横出兵让整个国家一度陷入经济崩溃,而他的每次出兵也都是铩羽而归。

卡扎菲对于治理国家并没有太多经验,更多的时候是在吃石油的老本,经济体系并不完善,出兵作战连年的开销占据了国费的大头,通货膨胀、失业率提高等问题接踵而至。卡扎特对此不以为意,他并没有及时反省,还是肆无忌惮地用国库充盈着自己的钱包,此时的利比亚已经支离破碎。

国家摇摇欲坠 卡扎菲自食恶果

因为卡扎菲的狂妄,英美等国家早就视卡扎菲为眼中钉,又十分眼馋利比亚的石油资源。自苏联解体后,利比亚也不复之前的辉煌。如今国家有难,西方国家自然乐得给这场闹剧借一场东风,让其演化成滔天大火。

2010年,一场“阿拉伯之春”的动乱在非洲展开,利比亚的土地也被搅起风云,这便是英美送给卡扎菲的礼物。很快,利比亚掀起了一场反卡抗议活动,民众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源,这场抗议很快席卷了利比亚,卡扎菲终于受到了报应。

此时的卡扎菲仍执迷不悟,在他心里他就是利比亚的救世主。他认为百姓只是被蒙蔽了双眼,起初还拒绝了下属的撤退请求,直到在有一次抗议中差点失去性命,才带着儿子返回家乡。

此时的卡扎特已经是过街老鼠,他们回到家乡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隐居在一个荒凉且破旧的房子里,与外界彻底断绝交流。自从儿子被制裁去世后,卡扎特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为求自保甚至躲在了下水道中。但是依旧难逃被审判的命运。

在士兵发现卡扎菲时,他已经在下水道中苟且偷生许久,身上泥泞不堪,散发着恶臭,曾经的国家领导人双目呆滞,与阴沟里的老鼠没什么不同,一直往管道深处钻企图躲避抓捕。

不耐烦的士兵直接将他拖拽四十余米,卡扎菲全身充满伤痕,头皮都被蹭掉了一块。他被众人审判,指责,大家对他拳打脚踢,更是在关键部位进行射击。卡扎特被丢进货车,在一路颠簸中失去了性命。

卡扎菲死后,被丢到一个商场的冷藏库进行陈列,前来参观的人对其遗体不断进行羞辱唾骂,即便这样也不能平息百姓的怒火。

小结

卡扎菲的失败之处在于,他把国家的光环赋予给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依靠的底气都是国家的资源,因此更该为民立命,为国家富强而努力,而不是仗着雄厚的国家实力招摇过市,既抹黑了自己,也让利比亚成为人间炼狱。

1 阅读:295

评论列表

惹蚁 小程序功能很强大

惹蚁 小程序功能很强大

4
2023-09-23 09:48

卡扎菲不是被绞刑了吗?为何会说自杀?

火锅大动肝火滚滚滚 回复 09-23 15:52
绞刑的是萨达姆吧

开卷于甲子

开卷于甲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