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正当张春桥、王洪文等“四人帮”成员,兴高采烈地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会议上加紧推动他们的阴谋时,一群身穿军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从屏风中闪出,将骄横跋扈的几人迅速绳之以法,结束了中国长达十年的特殊历史时期。
这支让中国结束特殊历史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就是素来有“红色禁卫军“之称的,大名鼎鼎的8341部队。无论是革命战争期间,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341部队合影)
然而,令众人感到诧异的是:在1980年,胡耀邦竟然向8341部队的负责人汪东兴提议,将8341部队减小规模,直至撤销,并入北京卫戍部队。最终,汪东兴采纳了胡耀邦的建议——自此,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8341部队彻底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那么,曾经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过赫赫战功的8341部队,为何在抓捕四人帮之后不久,就立刻匆匆地退出了历史舞台?8341部队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还请一键三连,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最大动力!

8341部队的历史,要远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想象得要悠久——8341部队的故事,要从1928年朱、毛红军会师开始说起。在经历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的失败后,朱德、陈毅等人决定率领工农武装部队,向毛主席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发,两股工农武装合并,组建了日后赫赫有名的工农红军第四军,史称“朱毛会师”。
然而,朱毛红军的会师,却引发了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的重视。敌人不会放弃每一个绞杀革命的机会,因此,国民党向红军革命根据地派遣了大量间谍敌特,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对红军革命根据地内领导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着严峻的革命形势,毛主席和朱德商议:建立一支能够外防敌军,内保安全的特别部队,这便是新四军军直特务连——该特务连负责保护毛主席、朱德等当时红四军重要领导人的安全部队,也就是后来8341部队的前身。

(毛主席与朱德合影)
1931年,随着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扩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随即宣告成立,此前在红四军中担任军首长安全保卫工作的特务连被进一步扩编,改称为“国家政治保卫大队”,其负责保卫的范围从红四军一支部队的首长到当时中央苏区的所有国家重要机关领导人。
遗憾的是,这支中央保卫部队的番号并没有存续多久。1934年,蒋介石面对发展壮大的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开展第五次围剿。在此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红军受到了博古、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因此军事上受到严重挫折。1934年10月,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开始进行长征。离开了中央苏区后,由于红军突破国民党五道封锁线损失严重,因此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国家政治保卫大队被缩编为了政治保卫团。1935年10月,红军顺利抵达陕北后,又被缩编为“总前委特务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缩编为总前委特务营的中央保卫部队再次挺身而出,在保障抗日革命根据地首长安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既往的安全保卫任务不同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日军有着强大的空军火力,因此中央保卫部队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防空掩护作用。据统计,仅仅在1937年一年,中央保卫部队就一度用6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日寇的10余次进攻。
在保障中央安全,与敌人开展斗争的过程中,中央保卫部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让中央保卫团的名字开始逐渐名垂青史的英雄,莫过于战士张思德。1944年,中央保卫团战士张思德因公殉职。党中央为张思德举办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而会上毛主席做出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更是成为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名篇。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胡宗南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延安革命根据地,威胁党中央。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央保卫部队再次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成功掩护毛主席、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撤出延安,并且开始转战陕北,牵制胡宗南主力部队。
1947年2月,中央保卫部队被改编为临时特务警卫队,负责专门保护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安全。胡宗南的追兵在距离毛主席最近时,仅仅只有一个山头的距离。但在临时特务警卫队“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保护下,毛主席、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最终安然无恙,顺利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1949年1月,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临时特务警卫队成功掩护毛主席、周恩来等党中央进入北平,为我党中央机关的平安转移再次立下大功。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临时特务警卫队也成功侦破了多起对毛主席等人施加不利的大案,确保了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1949年11月,毛主席考虑到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国民党残部仍然盘踞在中国的大西南、海南岛和台湾岛,敌特分子潜伏在人民的内部,随时准备开展破坏行动,于是毛主席决定让多年来担任中央保卫工作的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部长,并且将公安部队的第一师、第二师外加中南海执勤的两个警卫营和华北人民政府公安警卫大队合并成一支队伍,这便是正式的8341部队,又称为“中南海警卫团”。

那么,8341部队的番号名字,究竟是从何而来呢?一直以来,人们对8341部队的番号由来说法不一——其中第一种说法是:毛主席于1976年病逝,享年83岁,执政41年。因此后人将这支部队的番号命名为“8341部队”。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毛主席在登上井冈山,投身革命时,身边有一把“汉阳造”步枪,这支步枪上刻有的编号就是8341。
不管其中哪一种说法准确,不可否认的是,8341部队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也为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8341部队中大到指挥员,小到一名普通的士兵,都十分受到毛主席的重视。8341部队的第一任指挥员,就是张耀祠,毛主席曾亲自教张耀祠读书识字。而要说起8341部队中最受毛主席信任和器重的一员干将,那莫过于汪东兴了,8341部队也正是在汪东兴的手中成为了一支曾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中央的力量。

汪东兴于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2年汪东兴加入共青团,踏上革命征程。多年来,汪东兴在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中历任警卫部队职务,长期保障中央机构领导的安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长期担任我国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副手,负责我国的公安和毛主席的警卫保障工作。1961年,汪东兴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一职,正式统领8341部队。
多年来,毛主席对汪东兴的中央保卫工作都十分满意。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对身边的众人说道:“汪东兴这个人,虽然缺点是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勇敢,忠诚。可不要小瞧他,汉朝的周勃,也是曾经立下过大功的!”

(毛主席与汪东兴合影)
毛主席对汪东兴这样的一番评价,并非言虚——事实证明,办事勇敢果决的汪东兴,在国家命运面临转折之际,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且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1976年9月,毛主席因病逝世享年83岁。正当中国人民深陷巨大的悲痛之际,江青、王洪文等人却乘机酿造自己的阴谋。对此,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华国锋深感焦虑。
正当众人为如何解决四人帮问题而感到一筹莫展时,汪东兴提议,华国锋以召集四人帮就毛主席纪念堂选址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为由,将其引至中南海怀仁堂,通过8341部队对其进行拘捕的方式,迅速解决四人帮问题。最终,华国锋采纳了汪东兴的建议——1976年10月6日,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均在中南海怀仁堂被绳之以法,江青则于家中被8341部队拘捕。中国长达10年的特殊历史时期,就此落下了帷幕。

(张耀祠与毛主席等人合影)
然而,正当8341部队和汪东兴的事业和名誉达到了历史上的顶点之际。1980年,胡耀邦却向汪东兴提议,解散8341部队。那么,胡耀邦提出这个建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胡耀邦说道:“8341部队人员规模过大,待遇过高。如此一来,既增加了国家的开支,又影响了其他北京卫戍部队的指挥系统。毛主席去世后,我们应该提倡节俭,更何况现在国家已经没有了像过去那样对中央构成威胁的危险,所以不应该继续保留如此庞大的部队。我们可以考虑将8341部队一个师的规模,先缩减到一个团的规模,最后再彻底并入北京卫戍部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

最终,汪东兴采纳了胡耀邦的建议,下令裁撤了8341部队,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中旬彻底让8341部队并入北京卫戍部队。多年来为了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8341部队,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此前担任8341部队指挥员的汪东兴,也就随之辞去了所有的工作,不再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然而,受到毛主席耳濡目染的汪东兴心胸十分豁达,他深知胡耀邦的这一条建议是为国家考虑,而为了国家操劳一生的汪东兴,也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在辞去党和国家的工作后,汪东兴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但在家中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并且时常为国家建言献策,直到他于2015年去世。

(毛主席视察8341部队)
时至今日,8341部队已经隐匿入了历史的尘烟。但是,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在心中。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永远被载入岁月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