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感冒后锻炼,突发心梗离世!运动,有没有最佳时间?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3-09-20 10:45:27

前几日,一则噩耗传来:重庆电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2岁。正值壮年却突然去世,众多网友都表示非常心痛。据了解,李林是在感冒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夜间健身时引发了心肌梗死,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听到这,很多人都吓得一身冷汗,自己也经常在感冒时运动锻炼,目的是为了增强抵抗力,使疾病快点恢复,这怎么还会搭上性命呢?

在感冒还未痊愈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运动?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无需干预,5-7天就可自行痊愈。有些运动达人每天坚持运动,即使在感冒的时候也不例外,甚至把运动当做治疗感冒的“处方”,认为只要运动发发汗,感冒自然而然就好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其实,感冒时能不能运动,完全是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不可千篇一律。有些人在感冒后通过运动发汗,症状确实有多减轻,但也有很多人在运动后,症状反而越来越重,甚至危及生命。

美国运动医学专家曾提出一个“脖子法则”,大概意思是:如果感冒时的症状仅出现在脖子以上部位,例如鼻塞、流鼻涕、喉咙痛,这些症状比较轻微,此时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但如果你的感冒症状已经发展到了全身,例如全身酸痛、胸闷、发烧,此时应该停止运动,好好休息。

我国专家认为,无论是谁,感冒时尽量还是不要运动,因为感冒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入侵身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细菌、病毒入侵后,机体全身的免疫细胞开始奋起抵抗,消灭病原体,引起身体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例如发烧、咳嗽、头痛等等,此时整个身体也处于一种高消耗的状态,如果此时再进行运动,无疑会增加整个身体的负担,削弱身体的免疫力,让细菌、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使感冒症状加重,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心肌炎,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群,这几个时间段最好不要运动!

除了感冒这个诱因之外,很多朋友还会发现,“夜间锻炼”也是引发心梗的危险因素。深夜和清晨,向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此时身体的交感神经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即使你不做任何运动,都有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加强等情况,如果你再进行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除了“夜间”这个时间段外,喝酒、劳累、饱餐后均不宜运动,否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出现意外。

总结一下,对于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早上、下午、晚上这三个时间段都可以进行锻炼,没有最佳的锻炼时间,只要能在一天中的一个特定时间进行,并且持之以恒,就对身体有好处。而对于中老年朋友,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运动时间可是很有讲究的,要尽量避免上述危险的时间段,把锻炼时间选择在下午3点-5点进行,调查研究显示,与早上和晚上运动相比,下午进行体育锻炼,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

另外,运动时准备活动也很重要,一定要活动好各个关节,做好肌肉拉伸,根据气温适当着装,可以选择先进行慢跑,调整心肺功率,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再进行特定的运动,充分的热身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1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