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的历史上,参加过长征的人不少,和毛主席顶嘴的人也不少,可同时参加过长征,敢和毛主席顶嘴,并且让毛主席吃醋的人还真是非常罕见。
本文要聊的主角就是这类人,而且还是这类人中的极端,因为他是带着镣铐完成的长征,而且还敢虎口夺牙抢毛主席的东西,能当着毛主席的面说自己和他不亲近。
——这位奇人就是朱光同志。


其实如果真要论起来的话,说起来朱光身世也不一般。要知道,他的老祖宗是朱熹,祖上算是不凡。年幼时,师从于语言学家王力,从小就聪颖好学。
不过,他师从于语言学家,却在书画方面另辟蹊径。
早在初中时,他的书法作品就常被学校展出,甚至在1925年,广西博白县立初中进步师生展开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活动时,19岁的朱光为众人绘画了第一幅列宁的画像。
当时的朱光走到哪都受欢迎,就连广西省立第二高级中学的校长朱锡昂也是对其十分喜欢,并且将他发展为共青团团员。

在校长的指引下 才华出众的朱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且于1927年参加了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朱光再显身手,设计了起义军脖颈上佩戴的领带。
后来广州起义失败,朱光辗转去了上海做地下交通工作。
1931年瑞金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苏维埃政府百废待兴。于是朱光又积极投入其中,并且巧施妙手,在上海完成了中央苏区货币的雕版设计。
1931年,朱光接到秘密任务,前往鄂豫皖苏区出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四方面军当年在组织上有些紊乱,因为分裂分子的瞎干预,导致了很多同志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
因此,朱光接受的这个任务其实很危险。不过,他是个天生的革命派,一向性子直来直去、也爱冒险,反而哪里有危险,他就喜欢往哪边钻。

来到红四方面军后,他们果然遇到了大问题,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迫不得已,红四方面军召开了小河口会议,讨论军队的归宿。
期间,朱光支持了曾中生等人,支持了会议的正确决策。在历史上,这次会议正确的引导了红四方面军的发展,被称之为“历史的转折”。

可是,小河口会议很快迎来了某些有心人的报复,曾中生等人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大批红四方面军杰出将领被打压。
在这一背景下,朱光也遭到不公正对待,被关进监狱,戴上了镣铐。
面对分裂分子的打压,朱光始终没有屈服,也不怕死亡的威胁。这么个硬骨头,对方还真不敢拿他怎么样,原因很简单,朱光是上海党中央派来的干部,不可能随便下黑手。
而且,朱光在书画艺术方面也确实了得,早在批判他之前,亲眼看到他搞的宣传标语反响有多么好,也目睹了他设计的那些货币多巧妙。
所以打压他的人,给他来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不过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红四方面军越打越艰难,以至于到最后走上长征之路。而朱光也是白天带着镣铐,跟着部队到处转移,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的印宣传标语。
那是朱光人生中的一个至暗时刻,不过在那种极端的自然条件下,他还是带着镣铐,背着印刷工具,和红四方面军一起完成了长征的壮举。

虽然他一直被当成印刷工具,每天也很少有时间休息,有时候累的要倒下去了,可身上的枷锁和印刷工具却又把他给吓醒,然后摇摇头,继续踏上雪地......
1936年11月,在西北局的干预下,朱光恢复了党籍,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岁月,不过他带着镣铐走长征的故事,却被载入了党史。

说完了他戴镣铐长征的故事,接下来就得聊他和毛主席的趣事。
说起来,朱光最开始不认得毛主席,但朱光堪称十项全能,在延安还搞起了中国文艺协会的戏剧组的工作,期间他的演出非常出彩,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
当时毛主席评价他为:江南才子,朱德也说他:为博学善谋。

1938年5月,朱光在参谋长叶剑英的推荐下去太行山抗日前线,成为了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在朱老总的身边,朱光继续发光发热,甚至和朱老总成为好友。
当然他也在朱老总的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作战技巧,作战意志。
一年后,朱光成为了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长,并且还亲自起草了《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等重要内容,得到了毛主席高度表彰。
眼看着这个年轻人越来越有才干,毛主席对他自然十分看好,两人聊起天来,也经常是没有架子。正如前文所说,朱光特别喜欢读书,而毛主席也是同道中人,居然发生了抢书事件。
例如,有一位青年作家从日军被炸毁的废墟中拾得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仲夏夜之梦》四册名著和《石索》、《三希堂残帖》各两卷,高兴的将他送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见到后很是欣喜,连连说好,刚准备去拿,结果一旁眼都红了的朱光快速抢走了莎士比亚的四册名著。

毛主席是出了名的喜欢看书,见到这场景哪能容忍,于是连连怼道:“岂有此理!”而看到毛主席有些生气,朱光也不在乎,只是淡定的回了一句:“见面分一半…字帖先不说,剧本应该归我。”
看着这泼皮一样的大才子,毛主席也是没有办法,最终两人还引经据典,围绕这些作品的归属争吵了起来。
吵到后来,毛主席还是没能赢,眼睁睁看着朱光拿走了一半的作品,最终无奈的点头。
不过这件事情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时不时的就拿此事揶揄朱光,而朱光也是丝毫不怕毛主席,总是敢顶回去。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在即,时任长春市委书记的朱光又奉命调往广州成为了叶剑英的助手。在上任的途中,他特意转到去北京拜访了一下朱老总。
在朱老总家里,朱光无拘无束,两人聊得相当起劲......

结果,朱光陪朱老总在散步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隔壁的毛主席。毛主席一看到他当场就有些不爽,然后说道:你是哪一个?朱光无奈的回答道:朱光是也。
但毛主席却抓住不放,说:“好你个朱光,你还认识我吧?”朱光也是不虚:“哪个不认识你啊,中外皆知的伟大人物?”毛主席抓住话头:“那么你为何看朱总司令,而不看我?”
这下子可就尴尬了,毕竟朱光与朱老总毛主席都是好友,尤其是和毛主席,两人还是忘年之交。但朱光是出了名的直性子,直接对毛主席回道:“因为我与朱总司令同宗、同姓,宗派山头。”
毛主席笑着说:你既然把我排外,难道你不怕我见外,把你忘了吗?朱光则表示:也忘不了我朱光。毛主席追问为何?朱光淡定的说:因为我还没给你演出《奥赛罗》。

听完后众人哈哈大笑,而朱光也自知有些不合适,随后还是去拜访了毛主席,还从毛主席那里捞了一首亲笔诗。
这就是朱光的故事,一个十项全能的大才子,一个戴着镣铐长征的猛人,一个敢和毛主席骂架的耿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