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不下,自闭症孩子痴迷手机原因在此

听枫谈育儿 2024-02-22 12:08:23
今天在共修小组里再次讨论到电子产品。 L妈提到:我都是设置半小时屏幕自动关掉,手机软件会说休息一下吧,我也跟着说休息一下吧。孩子似乎还挺接受的,但如果还没到半消失想收走手机,他会闹情绪,他自己真的有个小钟表一样。 我提醒L妈妈:可能要揭露一个残忍的真相,就是——有时间限制的使用电子产品,可能是孩子放不下手机的一个催化剂。 这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上瘾行为的背后,都是匮乏感的累积。 这个过程是这样演变的: 孩子内心感到不安 → 需要手机安抚 → 拿到手机 → 手机带来多巴胺分泌安抚不安情绪 → 手机被收走进入新的不安 → 需要手机安抚 …… 下面我们讲一个故事,借此来理解一下有时间限制的使用和心理状态的关系: 有一天,一个神秘人给了你一张银行卡,里面有一百万美金。 对于如何使用这张卡,神秘人提出了两个要求: 1, 卡里钱仅仅能用于你本人享受美食。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取出来,不能投资,不能挪作他用。 2, 卡里的钱必须在24小时内消费掉。也就是说,24小时后里面的钱就被冻结了,用不了了。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很可能会第一时间冲进米其林餐厅或者星级酒店的宴会厅,点上最名贵的酒菜,大快朵颐一番。 因为那个“24小时的有效期”就像个紧箍咒,在你的心里滴答滴答一直在响。 可是,当你胡吃海喝以后扶着墙从餐厅出来后,接到了神秘人的电话: 第1条规则维持不变,但第2条规则修改了,卡里的钱有效期不是24小时了,改为3年。 那么,你是会继续疯狂地胡吃海喝?还是会慢慢地去享受美食呢? ~~~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时间的限制,让我们心里充满了价值一百万美元的匮乏感。 总怕吃的太少,吃的太便宜,总怕这巨款很快会消失。 心上悬着一把剑。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并未真正拥有着百万美元,相反,我们是被这钱所掌控的。 吃了那么多美食,肚子却难受的要命。 而规则一改,心上的剑没了。 我们反而真正拥有了这笔巨款,我们可以真正和食物链接了,可以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了。 匮乏感没了,满足感来了。 电子产品之于孩子,也有着同样的道理。 当孩子知道半小时之后就无法使用手机的时候,心里也有一把剑悬着。 妈妈很快就不让我玩了,我现在要拼命玩! 这个时候,玩手机并不是真的享受和滋养,只是一种焦虑和匮乏的驱赶。 那么,如果孩子知道了这个手机将3年内不消失,甚至永不消失,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呢?

0 阅读:10
听枫谈育儿

听枫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