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4岁的陆军上将程潜迎娶了年仅17岁的少女郭翼青。这对老夫少妻的结合引起了外界的非议,人们都说他们一个为财,一个为色,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婚礼结束,独处在新婚之夜的婚房,郭翼青情不自禁地抱怨:“你都可以当我父亲了。”
既然嫌他年龄大,那么为什么当初同意了这门婚事呢?要了解这一切,需要从新娘的背景故事讲起……
-1-
郭翼青生于1919年,她出生在广东汕头,父亲是一名广受欢迎的商人,而母亲则是传统家庭的模范大家闺秀。在母亲的教导下,郭翼青自小就乖巧懂事,一直恪守家规。但在接触到新思想的学校后,她的内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不久之后,54岁的程潜与17岁的郭翼青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对老夫少妻引发了众多非议。人们普遍认为郭翼青是一个贪慕虚荣的女人。
婚礼结束后,他们独自留在婚房,此时郭翼青才真正看清了她的丈夫。程潜身材挺拔,风度翩翩,一点也不像一个50多岁的老人。然而,一想到他的实际年龄,郭翼青不禁发出埋怨:“你这个年纪都可以当我父亲了。”她埋怨完后,畏畏缩缩地看向她的将军丈夫……
程潜并没有生气,反而温柔地安抚她说:“你这个年纪结婚确实有些早,应该多读书。我们结婚后,你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去读书。”听了这番话,郭翼青对他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婚后,她才逐渐了解到丈夫的过去。原来,程潜生于湖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6岁时考取秀才,18岁进入长沙岳麓书院。了解时局后,他认为科举制度难以拯救国家,因此放弃文学,开始学习武艺。
21岁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第二年获得了前往日本留学的资格。在日本,他结识了许多爱国志士,曾跟随孙中山。
当袁世凯试图恢复帝制时,他前往云南参加了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的复辟,并被选为护国湘军总司令。
-3-
程潜通常寡言少语,但郭翼青能够感受到他那份默默的关怀。无论他在外面经历了什么,回家后总是淡定从容,轻松闲聊,不让她担心或感到压力。
此时,郭翼青对丈夫的感情已经从最初的抵触,转变成了真诚的崇敬和理解。她开始学会更加关心和照顾他。每当看着丈夫与她闲谈时不知不觉入睡,郭翼青深知他背负的责任有多沉重,她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期望有一天能够与丈夫并肩前行。
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程潜被委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与李宗仁一同打败了日军,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程潜几乎一直在外征战,只有在战斗之间能够偶尔回家看望郭翼青,他每次都不忘携带当地的特产和小礼物给她。
-4-
这对老夫少妻共同度过了30多年的婚姻生活,郭翼青一共怀孕了16次,由于她的身体状况不佳,只有6个女儿存活下来。她为没能给丈夫生下儿子感到遗憾,程潜却说有她和女儿们的陪伴,他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程潜也是个好父亲,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会给女儿们讲述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他很少说出爱的话语,但妻子和女儿们都能感受到他深深的爱意。
新中国成立后,程潜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依然为祖国的建设辛勤工作。郭翼青也在丈夫的带领下,为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在湖南省妇联工作,是首届全国妇女联合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4-
这对老夫少妻共同走过了30多年的婚姻之路。郭翼青一共怀孕了16次,但由于健康原因,只有6个女儿幸存。她曾为没有给丈夫生儿子而感到遗憾,但程潜总是坚定地表示有她和女儿们的陪伴,他已经感到非常幸福。
程潜也是一个慈父,尽管工作繁忙,但他总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讲述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他很少说爱的言辞,但妻子和女儿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他们的深情。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程潜被委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他继续为祖国的建设辛勤工作。郭翼青也在丈夫的带领下,为国家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她在湖南省妇联工作,还是首届全国妇女联合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1996年6月,郭翼青在北京去世,临终遗愿是和程潜合葬在一起,她知道他已经等自己很久很久了。
孩子们把他们合葬在了八宝山的公墓,这对阔别已久的老夫少妻终于重聚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