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5日下午17时许,江苏省某市高家派出所接到了一名焦急的家长吴某红女士的求助电话。吴女士称她的10岁儿子在前两天给某短视频平台的主播刷礼物打赏了4000多元,希望民警能帮助她追回这笔资金。
据了解,吴女士是一名甘蔗种植户,平日里使用微信付款时却发现余额不足,于是查看手机账单才发现自己存下的4000多元不翼而飞。进一步查询账单后,她发现这些钱全都被充值到了某短视频直播平台。
吴女士想起她的儿子经常使用她的手机观看游戏直播和打游戏,于是她叫来了儿子进行了询问。儿子被发现后坦白承认,他在观看游戏直播时给主播赠送了礼物,被主播的感谢冲昏了头脑,不断地进行充值并送出礼物。
得知情况后,民警安抚了焦急的吴女士,并对情况进行了核实。他们通过查询发现,吴女士的儿子在10月3日和4日晚上一共给主播刷礼物打赏了35次,总金额达到4076元。
随后,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了该短视频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并与对方进行了沟通和协商。经过努力,民警帮助吴女士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交了退费审核信息。目前,退费审核已经初步通过,民警仍在跟进该事项。
警方在报道中提醒广大家长要引起重视,给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必须做到“监管、限制、保密、分离、处置”。监管方面,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孩子使用手机、社交软件的监督与教导,并向他们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限制方面,家长需要对孩子使用的手机进行一定的约束,并限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保密方面,家长不应将手机交给孩子玩游戏,并切勿告诉孩子银行卡密码、微信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分离方面,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和未成年人应分开使用不同的设备和账号。处置方面,如果发现未成年人消费,家长应及时取证并与网络游戏公司沟通,必要时可以寻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帮助,甚至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警方呼吁广大家长共同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同时也要对未成年人盗用家长网银进行支付充值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和引导教育,切莫放任不管。只有通过大家的群策群力,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