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毛泽东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和国家领袖。然而,我们很少听到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毛主席作为父亲的一面,是如何处理自己两个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争执的。


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和政治动荡之中。1937年,李敏出生在陕北,被取名为“娇娇”。她是毛泽东的第一个女儿。这个小生命的出生对毛主席来说是一份无上的喜悦,他常常忙里偷闲,抱着娇娇,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1940年,毛泽东亲自安排3岁的李敏去苏联找她的母亲贺子珍。。李敏坐在父亲的怀里,乘坐汽车前往机场,然后见到了分别两年之久的母亲。

不久后,贺子珍带着李敏和毛泽东的另一个女儿毛岸青回国。1949年春,李敏和毛岸青在姨妈贺怡的陪同下,回到了父亲身边。这个时刻,李敏和她的妹妹李讷在父亲的怀抱中团聚,而这个称呼“爸爸”的词对于李敏来说,却是陌生的。但在姨妈的鼓励下,她毫不犹豫地叫出了“爸爸”。
李敏和李讷的童年
在香山双清别墅,李敏和父亲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这段幸福的时光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李讷的继母带着她回到了父亲身边。毛主席向李敏介绍说:“娇娃,这是你的妹妹李讷,你们都是爸爸的女儿,要好好相处。”姐妹俩虽然有些陌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逐渐走近了彼此。
冰上的一次摔跤
1949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毛泽东带着孩子们去南海冰场滑冰。李敏和李讷知道要滑冰后都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换上了冰鞋。毛主席看着她们,爱怜地注视着。李敏起身准备滑行,却摔倒在冰面上,痛得龇牙咧嘴。李讷见状赶过去搀扶姐姐,却也不慎摔了个四脚朝天。姐妹俩相视一笑,毛主席却没有上前搀扶她们,反而笑得开心,鼓励她们说:“滑冰就是要从摔倒中练起的!爸爸给你们加油!”这一幕反映出毛主席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的教育理念。

姐妹俩长大后,难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有一次,她们争论是否蒋介石是中国人。李敏坚称蒋介石是中国人,而李讷认为蒋介石是坏人,因此不算是中国人。这次争执让她们不得不向父亲寻求帮助。
李讷率先找到毛主席,他们询问父亲:“爸爸,你说蒋介石是不是中国人?”毛主席仔细思考后回答:“蒋介石确实是中国人。”
李讷有些不高兴,她提出疑问:“蒋介石那么坏,怎么能算是中国人呢?”毛主席深思熟虑地解释说:“分辨一个人是否中国人,不能仅仅看他的品行好坏。蒋介石虽然很坏,但他确实是我们中国人。”
毛主席的智慧和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教导女儿们理解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毛主席的调解
尽管姐妹俩在父亲的引导下很少会有冷战的情况,但偶尔还是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毛主席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不会责罚任何一方,而是鼓励李敏照顾好妹妹,让李讷听姐姐的话。毛主席视两位女儿如同,不会厚此薄彼。这种公平和仁爱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姐妹俩保持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