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究竟是正常病故,还是被皇四子谋害致死,这是皇四子究竟是正常继位还是阴谋篡位

晗宇说历史 2024-11-20 22:10:38

康熙帝究竟是正常病故,还是被皇四子谋害致死,这是皇四子究竟是正常继位还是阴谋篡位?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从法理上充分确凿地定论康熙帝是正常病故,尽管当下有不少人仍在宣传康熙帝是正常病故并为雍正帝竭力辩护。 与此相反,康熙帝非正常死亡的迹象及皇四子在康熙帝之死事件上种种不符合法理或情理之非正常之举及阴谋之嫌疑,至今仍无法排除与否定。 这个事件如此重大,为雍正辩解者又如此之多,有必要再归纳若干要点,再予辩论: 其一,康熙帝从十一月七日宣称受风寒感冒,到十一月十三日晚7—9时去世,其间有整整七天时间,为什么七天时间内官方史料上始终都只字不见太医活动之记载? 为什么康、雍两《实录》内自始至终都丝毫不见太医二字? 据康、雍两朝《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甲午十三日丑刻(夜1—3时)上疾大渐,命趋召皇四子于斋所,谕令速至”。 清代官家《实录》内记载得很清楚,康熙帝趋召皇四子,没有说是为传位一事。《清圣祖实录》是雍正朝完成的,并没有记为是要传位一事。 奇怪的是,康熙帝与皇四子见面后尚可清楚说话,仍只字未说要传位皇四子,却偏有许多研究者仍坚持,趋召皇四子就是为传位一事。皇四子与康熙帝见面时,“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 照理,皇四子应急召太医救治,但官吏中却自始至终不见皇四子急召太医之举。 有人认为,“不召太医是不可能的。”可能与否、谁也说不清。我们只能用史料说话,用证据与事实说话。 退一步说,如果皇四子已及时急召太医救治,《实录》里为什么不记? 皇四子那么聪明之人,又怎么会忘记不记?张廷玉文字功夫如此了得,又怎么会忘记不记?为什么所有为雍正帝理直气壮的辩护人都对此默不作声?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趋召正在天坛斋所的皇四子“速至”,用的理由是“上疾大渐”。 从天坛骑马去畅春园,不超过半小时即可速至,皇四子竟然中午11时前后才进入畅春园寝宫,拖延了整整8个多小时以上,这是极其不正常的。 有人辩护说道,“雍正也可能夜半于中途发生事故而耽误。”因什么事故作任何说明,既轻描淡写,又毫无依据,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搪塞之语。 在当时情况下,皇四子还有什么事情比火速赶往畅春园寝宫面见父皇康熙帝更为重要? 皇四子就在京城,居然拖延8个多小时才到,事后也未见其作任何说明,也未见康熙帝对其作任何追问,皇四子的行为十分蹊跷,举止十分不正常。 将其作为抗旨不到,一点也并不冤屈他。这种局面至少已可说明,康熙帝对形势已经失控之事实,至少,他对皇四子已经失控,否则,他怎能容许皇四子拖延整整8个多小时不到? 康熙帝对形势已经失控,对皇四子已经失控之事实。 其二,父子见面后,康熙帝只字未有要其继位的决定和意思,但却告知四阿哥,他“病势日臻之故”。 此时,皇四子理应急召众兄弟、诸位在园内值班大臣共议对策。在康熙帝病危之时,他更应将众兄弟、诸位在园内值班大臣急召到场。 一者,有利于救治父皇;二者,有利于他的政治清白。 令人惊讶和奇怪的是,从中午11时前后康熙帝尚能清楚同他说话,直到晚上9时前去世,在长达10个小时的时间里,既不见皇四子急召众兄弟、诸位在园内值班大臣到场,也并不见皇四子急召太医入内。 如果康熙帝确已有要皇四子继位的决定和意思,皇四子决不会拖延整整8个多小时不去,更不会在康熙帝告知“病势日臻之故”之后,在长达10个小时的时间里,既不急召众兄弟、诸位在园内值班大臣,也不急召太医入内。 而康熙帝病情恶化与去世,正是在皇四子到达、进入寝宫后的这10个小时的时间里! 以皇四子之精明,难道他不知道此时正是抢救父皇生命的黄金时间吗?一旦生命不测,他将难辞其责。 明摆着这么险恶的时刻,为什么仍独自一人在病危父皇身边,既不急召众兄弟、诸位在园内值班大臣到现场以示清白,也不急召太医入内以尽子孝? 与其说,谋父的骂名是雍正帝政敌造谣生事、是民间野史传说,不如说完全是皇四子、雍正自己一手造成,更符合历史事件本来面目。 其三,以雍正帝之口才,当其受到谋父的舆论骂名后,他完全可以用当天这10个小时里进出5次、如何组织救治的经过说明清楚。 但无论在康雍两朝的《实录》里,还是在雍正七年他为自己辩护而出笼的《大义觉迷录》里,还是在雍正朝任何官方文史里,他非但根本没有说明清楚,甚至,终其一生,也从无一纸一句提过他当日当时是如何组织救治的。 其四,如果康熙确是医治无效正常病故,当晚转移遗体时,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等年长皇子都理应出场,当时畅春园内还有多名后妃,也理应出场;当时畅春园内还有6名大学士、领侍卫大臣等重臣,也理应出场。 但以上众人,居然无一人在场,全由隆科多的武装力量深夜诡秘恐怖中进行。 以上这一切,是正大光明,还是阴影重重?应该也只有当事人清楚了!

0 阅读:17
晗宇说历史

晗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